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,成人每日的需要量为40—400ug,缺乏时健康遭受到严重损害,缺硒遍及世界五大洲许多国家,在中国70%的县市的谷物硒低于0.05mg/kg,其中29%的地区约三亿人生活的地带,属于严重缺硒区。我市7个县区都是富硒区,其中尤以紫阳县为最。因此,安康富硒区生长的动植物的硒含量显著高于一般地区,而食用天然有机硒产品是补硒最便捷的途径。
近年来,安康富硒食品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紫阳富硒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,秦巴硒菇远销日本,富硒的冬虫夏草已人工种植成功,富硒矿泉水已建厂开发投产,富硒魔芋,富硒粮油,富硒干鲜果等富硒产品也正在以她“富硒”的独特魅力走出了山门,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但是,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,安康富硒食品工业才刚刚起步,还存在很多问题。主要表现在:一是企业规模小,管理粗放,产业化程度不高,无序竞争。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,产业链短,产品附加值低,缺少拿的出,叫的响的品牌产品。三是富硒产品的推广销售还缺乏过硬的营销手段,市场占有率低。四是高标准的富硒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,产业不能形成规模效益。
充分利用安康的富硒资源,发展富硒食品工业,是造福人类健康的需要,也是安康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。依托生态和富硒资源优势,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,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狠抓质量管理,培育品牌产品,加强市场营销,扩大富硒食品的市场占有额,精心规划,把安康建成全国富硒绿色食品的原料基地和生产基地。
一、扶优扶强,培育龙头企业。以市植物油厂,秦东魔芋、明珠魔芋,泸康酒业、汉阴红星米业,丸正绿色食品,紫阳富硒茶业、平利女娲茶业、旬阳烟厂、白河逸仙酒厂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,加快现有富硒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,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对现有小而散的企业进行整合、重组,推动富硒食品加工企业上规模、上水平。对富硒食品企业以及拟新开工建设的富硒食品项目,各级政府,各有关部门在企业的用水、用电、用路、融资等方面应给于大力的支持;绿色产业、技术创新,陕南突破发展等方面的项目支持应积极向富硒食品加工企业倾斜。通过多方联动,各方支持,培育、扶持一批富硒食品加工的龙头企业,带动安康富硒产业的发展。
二、狠抓质量,培育品牌。按照食品产品的质量规范要求,狠抓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,不断提高富硒食品的质量档次。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,开发适销产品,改善产品结构,延伸富硒食品的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提升富硒产业的整体效益。培植一批拿的出,叫的响,质量好的品牌产品。
三、加强营销,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。“好酒不怕巷子深”已成过去。当今信息时代,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宣传方式。安康的富硒产品要紧紧围绕富硒产品的特点完善贮藏、运输、包装等市场服务体系。在营销方面,要在营销队伍、营销方式,营销网络等方面紧紧围绕“富硒”大做文章,做大文章,开拓富硒食品市场。
四、精心规划,搞好富硒食品的原料基地建设。高标准、高起点、搞好富硒食品原料基地建设规划,建立富硒食品生产保护区。以产业为纽带,鼓励、支持农村组建各类富硒食品原料基地发展的协会组织;鼓励、支持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原料基地;引导、推广“企业+协会+农户”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。政府在基地建设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,从而推动富硒食品的原料基地建设。
五、扩大开放,招商引资。充分利用各种机遇,加强宣传,广泛吸纳外来资本,特别是国内、国际知名的食品品牌企业来安康投资,借助外力,借助知名企业的品牌、人才、技术、资金来共同开发安康的富硒资源。把“富硒”这一大自然对安康的禀赋开发好、利用好。
更多资讯和服务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。

紫阳生产力促进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