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

www.pcc100.com
关键词
当前位置: 主页>>科技成果>>

科技成果

“陕茶一号”成国家级茶树新品种
发表时间:2018-07-02 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  字体:【

陕西省安康市金州茶叶研究所所长、安康市茶树良种研发中心主任、高级农艺师王衍成历经20多年精心培育的“陕茶1号”,不仅填补了该省无性系茶树品种空白,而且实现了茶叶品种从“群体”到“纯种”的跨越。

1991年,王衍成得知今后茶叶发展的趋势将是无性系种植,正是这个信息,改变了王衍成的人生走向,从此他开始在安康寻找可以培育的优良单株。但由于没有经验,繁育相继失败。1998年,王衍成辞去工作,专做扦插育苗这件事。2006年依托公司搞试验,分别在汉滨区双龙镇三星村和新华村建立品种对比试验点和“陕茶1号”示范园,栽种面积逐步扩大。王衍成介绍,“陕茶一号”是20多年前在双龙镇选育了一个优良的单品种,20多年了,在选育的过程,也花费了一定精力,现在成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,去年“陕茶一号”被国家林业局颁发了全国植物新品种证书。

因为“陕茶一号”这个名字落地有声,也让王衍成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和不竭的生命力,“陕茶一号”茶园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当时公司在双龙镇流转土地发展30多亩,最后发展到双龙镇的3000多亩,到今年年底“陕茶一号”可以发展到3万亩。目前,已累计建立“陕茶1号”母穗园、示范园1.1万亩,具备建立1000亩苗圃,繁育1亿株茶苗的生产能力。

现在,“陕茶1号”茶苗在全省各试种区成了俏手货。因为“陕茶1号”,当地茶农种茶的热情高涨,以前,大多数农民地里就种些玉米和油菜,一年到头见不到活钱。现在,王衍成的家乡双龙镇家家户户都种上了“陕茶1号”,每亩地光剪枝就能赚近万元。“一到栽苗子的季节都在抢,一些茶农甚至因为抢茶苗争得面红耳赤。”王衍成说。

近3年来,从双龙镇发展到大竹园镇、田坝镇,可以说苗圃建设带动了3个镇,解决了3个社区人员的就业,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。从近几年发展的情况看,群众也看到了发展前景,“陕茶一号”不仅是老百姓看好,更重要是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,省市区把“陕茶一号”作为今后茶产业发展的重点,省政府文件把“陕茶一号”列为全省今后茶产业发展的一个主推品种。

康文

 
上一篇:富硒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
下一篇: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

紫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  主办 紫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  维护
服务热线:电话:0915-4426938   网管邮箱:Email:250470718@qq.com  
地址:安康市紫阳县曹家坝新桃村 (县高客站东100米)  
©版权所有 紫阳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
  备案号:陕ICP备2024029717号
陕公网安备:61092402667004号